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三十四、天堂通过圣言与人类的结合
303.出于内在理性思考的人都能看出,一切事物都通过居间物与一个首先者存在一个联系,凡不如此相联之物都会消散。因为他们在思考这一点时,就知道,任何事物都无法靠自己持续存在,而是需要先于它自身的某种事物,这意味着一切事物都要追溯到那一个首先者。他们还知道,与在先之物的联系,就像结果与其有效原因的联系,因为当有效原因被除去时,结果就会土崩瓦解。学者们因如此思考,于是便发现并声称,持续存在就是不断产生;因此,一切事物都从一个首先者那里拥有持续存在;它们因源于那首先者,故不断产生,也就是从它那里拥有持续存在。至于一切事物与在先之物,因而与作为一切事物源头的首先者的联系是何性质,则无法以三言两语来解释,因为这种联系变化多样。只能大体说,自然界与灵界存在一种联系,以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与灵界的一切事物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关于这种对应关系,可参看103-115节;关于人的一切事物与天堂的一切事物存在一种联系,从而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可参看87-102节)。
4964.“被带下埃及去”表被带下教会所拥有的记忆知识。这从“埃及”的含义清楚可知,“埃及”是指记忆知识,也就是总体上的记忆知识,如前所述(1164, 1165, 1186, 1462节);但尚未解释“埃及”严格来说所表示的记忆知识是何性质。古教会有教义知识,也有记忆知识。教义知识涉及对神之爱和对邻之仁;而记忆知识涉及自然界与灵界的对应关系,以及属灵和属天事物在属世和尘世事物中的代表。这就是那些在古教会之人的记忆知识。
埃及是古教会所在的那些地区和国家之一(1238, 2385节);但由于在埃及,代代相传的,主要是记忆知识,所以“埃及”就表示总体上的记忆知识。也正因如此,圣言的预言部分经常论及埃及,“埃及”尤表这种知识。而且,埃及人的巫术也源于此,因为他们熟悉自然界和灵界的对应关系,后来,当他们中间的教会走向尽头时,这些对应关系因转变为巫术而被滥用。由于他们拥有这类知识,也就是教导对应关系,以及代表和有意义符号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服务教会的教义事物,尤其服务于对他们圣言中所说的那些话的理解(古教会也有一部圣言,既预言性的,也有历史性的,类似于今天的圣言,然而这却是一部不同的圣言,对此,可参看2686节),所以“被带下埃及去”表示被带下教会所拥有的记忆知识。
由于“约瑟”代表主,而经上在此说约瑟“被带下埃及去”,故意思是说,当主荣耀祂的内在人,也就是使它变成神性时,祂首先充满吸收消化教会所拥有的记忆知识,然后从这种知识开始并利用这种知识向越来越内在的事物发展,最终甚至发展到那些神性事物。因为祂乐意照祂使人重生,也就是使他变得属灵所遵循的次序荣耀祂自己,也就是使祂自己变成神性(3138, 3212, 3296, 3490, 4402节)。也就是说,从外在事物,即记忆知识和信之真理逐渐发展到内在事物,即对邻之仁和对主之爱的观念。由此明显可知下面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当以色列尚为孩童时,我就爱了他,就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何西阿书11:1)
这些话论及主(参看马太福音2:15)。
6465.“归到他本民那里去了”表他或属灵良善在源于他或它自己的属世层的良善与真理里面。这从前面所述(6451节)清楚可知,那里有同样的话,可参看那里关于属灵良善,就是“以色列”在较低属世层的良善和真理,就是“他的儿子们”和“十二支派”中的上升和生命所引用的内容。关于内层事物在外层事物中的上升,要进一步知道,一切事物,不光人身上的,还包括整个自然界的,都通过一系列形成而存在,因此在后之物通过从在先之物形成而存在。正因如此,每种形成都脱离其它形成而存在;然而,在后者倚赖在先者,并且如此倚赖,以致它离了在先者无法持续存在。因为在后者被保持在它的关联之中,并通过在先者形成。由此也明显可知,在后者包含所有在它之先的处于其适当次序的事物在里面。这就像从在先之物,如同从潜在物质发出的模式和力。这就是属于人的内层事物和外层事物,以及构成他生命的事物的情形。
人若不将人里面的内层事物和外层事物想象成以刚才所描述的方式所形成的实体,绝无可能对外在人和内在人,以及这一个进入那一个的流注有任何概念;更不会对内层人或灵的上升和生命,以及当外在,就是肉体部分通过死亡被分离出去时人的性质有任何概念。人若将外层事物和内层事物想象成一个进入越来越纯粹之物的不断发展过程,以致它们通过这种延续性而连贯在一起,不可分离,并因此不能通过一系列在后之物从在先之物的形成而被区分开,就不能不认为当外在死亡时,内在也会死亡。因为他认为它们连贯在一起,不可分离,并由于它们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当这一个死亡时,那一个也会死亡,因为这一个将那一个也一同带走了。提及这些事是为了叫人们知道,内在与外在彼此不同,互相分离;内层事物与外层事物按连续次序相继出现;以及一切内层事物都共存于外层事物里面;或也可说,一切在先之物都共存于在后之物里面,这就是这几节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
关于流注,以及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续)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